• 收藏
  • 分享
生物制造己二酸即将中试

生物制造己二酸即将中试

  • 发布于 2025-03-31
  • 已阅读 12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并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入选。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原料,传统化工厂生产尼龙原料已二酸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团队通过对生物合成通路进行最优设计,获得了高效生产己二酸前体的微生物菌株,其产量达到了110 g/L,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据北京化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斌介绍,由己二酸制备的尼龙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制备优质的工程塑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铁等装备的生产,也能制作冲锋衣、速干服等服装。

 

化学合成己二酸存在原料不可再生、污染大、副产物多的劣势。传统石化法生产1吨己二酸释放3吨温室气体二氧化氮,通过生物法制备己二酸,不仅原材料可以再生,生产过程也清洁高效,有助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但现有生物技术效率低、产能低。“2025年全球尼龙需求将突破1000万吨,但生物基己二酸目前尚未商业化生产,是我国的瓶颈技术。”

 

合成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物质制造技术,是引领“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的朝阳产业,它能让细胞变成“超级工厂”,按需求产出各种特定物质。

 

在北京化工大学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正在成为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发挥“超级大脑”优势,帮助科研人员模拟生物反应过程,极大提升了实验效率;机械臂高效准确运行,不知疲倦地在高通量菌种筛选自动化平台上完成微生物接种。交叉学科的技术助力,让实验进展更高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团队在生物法己二酸制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己二酸的生物合成新途径,产物的理论得率达87%,较现有路径提高32%。随着新技术不断成熟,今年,它们有望搬进1吨容量的中试大罐。

 

王斌说,丙二醇、丁二酸、丁二醇的制备都是西方作为技术策源地,中国跟踪技术,从跟跑到并跑,而己二酸项目有望使中国的原创技术领先西方。

免责声明:JURUR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JURURU所有,转载需取得JURURU书面授权,且JURUR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愿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JURURU赞同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聚如如(021-65680220)处理。

产品名称单位最新价格涨跌涨跌幅(%)
PLA元/吨22700200.000.89
玉米元/吨2735-98.00-3.46
PBAT元/吨150000.000
PBS元/吨32000-1000.00-3.03
BDO元/吨9800100.001.03
AA元/吨95000.000
PTA元/吨6460-10.00-0.15
LDPE元/吨88000.000
PP元/吨7650-100.00-1.29
PBT元/吨205500.000
PS元/吨92500.000
ABS元/吨110500.000
PET元/吨77500.000
PA6元/吨130000.000
Brent美元/桶85.120.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