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发布关于对《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4部分:环境(总)足迹(生命周期评价)》等185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主要起草单位
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崇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工商大学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联发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惠州俊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华驰塑业有限公司 、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扬州惠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惠通北工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深圳市正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省萍乡市轩品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 。
近来“碳达峰”“碳中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必然趋势。
纺织、电器、日化、汽车等行业均开始重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以努力实现“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和电器的制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碳是构成所有塑料、燃料乃至生命本身的基本元素。
因此,围绕生物塑料碳足迹,通过生物碳含量分析和生物塑料(以生物基碳代替化石碳)生命周期评估来探讨可持续性和环境责任,有助于我们了解减少碳足迹的内在价值,与生物的碳循环速率和时标相适应。
生物基含量可以用(新)生物碳相关放射性 C-14 特征来进行鉴定和量化,根据实验确定的生物碳含量,计算用生物碳代替石油碳(材料碳足迹)所能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在给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工艺碳足迹,用生命周期评估法计算,从而实现以可持续、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管理碳(碳基材料)。
生物基材料作为低碳材料之一,由于其绿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引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
本标准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计算在给料转化为最终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过程碳足迹,从而实现以可持续、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管理碳(碳基材料)。
国家标准的制定,将逐步建立塑料与碳中和的质量体系,引导同行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4部分:环境(总)足迹(生命周期评价)》的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材料碳足迹为从空气中去除并被聚合物分子固定的CO2量(质量),规定了其量化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全部或部分由生物基材料制备的塑料制品、塑料材料和高分子树脂。本文件规定了生命周期评价 (LCA) 要求和指南,以评价部分或全部基于生物基成分的生物基塑料产品、材料和聚合物树脂在生命周期中的影响。本文件的范围不包括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也不包括不同应用的澄清、考虑、实践、简化和选择。此外,本文件可应用于不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研究,例如企业对企业信息的情况,例如从摇篮到大门的研究、从大门到大门的研究,以及生命周期的特定部分(例如废弃物管理、产品组成)。对于这些研究,本文件的大部分要求都适用(例如数据质量的收集和计算以及分配和关键审查),但并不是所有系统边界的要求。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系列标准总共包含5个部分,第1-3部分已开始实施。
GB/T 41638.1-2022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 第1部分:通则》于2023年2月1日起实施;
GB/T 41638.2-2023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 第2部分:材料碳足迹 由空气中并入到聚合物分子中CO2的量(质量)》于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
GB/T 41638.3-2023 《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 第3部分:过程碳足迹 量化要求与准则》于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