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IPO招股说明书披露,计划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 2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 1,500 万 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 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 2,500 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不低于 8%。)
聚仁新材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352.94万股,拟募集资金为2.92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聚仁新材是国内专业的己内酯系列产品服务型制造企业,专注于己内酯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协同,构建覆盖汽车、新能源、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优质客户网络。在高性能聚氨酯领域,公司与万华化学、美瑞新材、尼伦化学、中天科盛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产品通过验证后锁定终端需求;在生物医疗领域,与科莱瑞迪等行业头部企业推动项目落地并扩大合作规模,形成行业示范效应。公司客户资源兼具广度与深度,成功进入巴斯夫、毕克化学、路博润、科思创等国际供应链体系,与比亚迪、海正生材等国内龙头开展合作。
己内酯产业链
业绩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82亿元、4.7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58.12%;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1.59%、43.37%、28.60%。
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产销情况
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
募集资金用途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行业格局
长期以来,己内酯系列产品市场主要由海外企业主导,我国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中高端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产品。2023 年 7 月,聚仁新材突破技术瓶颈,建成全球最大单体生产装置,产品品质满足国内外应用需求。
目前,全球己内酯生产企业主要包括聚仁新材、美国英杰维特、日本大赛璐和德国巴斯夫,其中德国巴斯夫己内酯产品主要系自用。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系美国英杰维特和日本大赛璐。
全球己内酯行业主要供应商及产能规模情况如下:
己内酯下游应用
己内酯(化学名称 ε-己内酯,英文名 ε-Caprolactone,简称 ε-CL)是一种七元环状内酯化合物,分子式为 C6H10O2,由五个亚甲基(-CH2-)和一个酯基(-COO-)构成。其环状结构赋予其高化学反应活性,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是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的重要单体,可通过共聚或自聚制备多种功能性先进材料。
作为高性能化工原材料与功能性材料,己内酯及其衍生物凭借其独特的材料特性,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扩展,涵盖聚氨酯制品、丙烯酸制品、生物可降解制品、医用材料和助剂类产品等领域。
聚氨酯制品
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 PU)是由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经缩聚反应形成且力学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可塑性极强。
2020 年至 2024 年,中国聚氨酯制品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6%,软泡、硬泡和 CASE 等各 类聚氨酯制品产量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2024 年度,中国聚氨酯制品产量达 1,365 万吨,同比增长 6.1%,创历史新高。
在聚氨酯领域,聚己内酯多元醇受下游终端制品主要面向消费级领域的特性制约,行业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居民消费端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客户往往在性能与成本间权衡取舍,更倾向选择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等经济型竞品;另一方面,下游客户产品定型后需维持连续化生产以保障稳定出货,对原料供应规模及供应链韧性要求严苛。尽管公司5万吨产能释放后初步缓解了供应链稳定性顾虑,但市场渗透仍依赖差异化场景突破。当前市场环境下,在车衣膜等高性能细分领域,聚己内酯型聚氨酯材料凭借其耐候性、抗黄变及力学强度等优势,已实现较高的行业渗透率,规模化降本后有望向家具、鞋材等级消费市场延伸。
丙烯酸制品
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是以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固化方式不同,丙烯酸树脂可分为热塑性、热固性及紫外光(UV)固化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油墨、纺织助剂 等领域。在建筑外墙和汽车面漆中,丙烯酸树脂因其耐紫外线老化特性成为重要成膜物质;在电子行业,光敏丙烯酸树脂是光刻胶和 3D 打印材料的关键成分。此外,水性丙烯酸树脂因低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成为环保型涂料的主流选择,体现其在绿色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聚仁特种己内酯改性 H 系列产品由己内酯与丙烯酸共聚而成,形成丙烯酸树脂,主要应用于紫 外光固化涂料(UV 涂料)、紫外光固化油墨(UV 油墨)、紫外光固化胶粘剂(UV 胶粘剂)等光固化材料的制备。
助剂类制品
特种己内酯改性 M 系列产品通过己内酯与其它化合物共聚技术制备,主要应用于锂电超分散剂等高性能添加剂领域。其分子结构可设计性可适配高固含量浆料、低粘度加工等工艺痛点,尤其在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前沿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势显著。
作为动力电池浆料体系的关键功能材料,锂电分散剂直接决定电极活性物质的均匀性与界面稳定性,其市场需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绑定。
生物可降解制品
聚己内酯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可实现人体组织降解、海水降解、工业堆肥降解以及家庭堆肥降解;同时,聚己内酯玻璃化转变温度低(-60℃),软化点低(58~60℃)、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塑料相容、人体组织相容)、可塑性、形状记忆性,并具备高黏度特性。
医用材料
聚己内酯是公认的石油基生物降解材料,同时拥有低熔点可塑性、记忆功能和生物相容性,在肿瘤放疗定位膜、冠脉支架、骨科植入耗材、药物释放载体、骨相连软组织缝合线、人体面部填充剂等医疗器械及辅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