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到2027年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核心菌种自主率达到40%左右、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生物制造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的目标,抢占生物经济未来战略制高点,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生物科技全链条创新,并部署了7项行动,包括: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行动、自主高效酶制剂与菌种攻关行动、高端仪器和试剂攻坚行动、生物制造原料供给保障行动、高水平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行动、生物信息资源库体系升级行动、生物制造安全支撑护航行动。
在“生物制造原料供给保障行动”中,提出要
加强生物制造原料供给。推动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牧渔废弃物,糖蜜、酒糟等工业废弃物,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资源原料的可持续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加强深海、极地生物资源挖掘;
强化原料初级转化能力。优化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工艺,提升转化效率。持续突破非粮生物质低成本糖化技术,推进糖化工艺标准化,加大木质纤维素、甲壳素等原料的微生物直接利用和多组分分离利用及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建设一批生物炼制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农林牧渔废弃物收储、预处理、供应配套设施体系,探索构建新型运营机制,形成规模化原料供应基地。
《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生物制造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其中包括医药、化工、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6个行业。
生物制造+医药:以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传统医药行业,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物、先进诊疗、现代中药高质量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迈上新台阶。
生物制造+化工:聚焦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美妆医美和活体功能材料,加强生物路径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促进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精细化学品。推动传统石化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生物基精细化学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精细化学品行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生物法高效合成路线设计及定制合成化学品研发,拓展生物合成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鼓励企业依托自有生产线开展生物合成中试示范,打造生物基精细化学品生产体系,逐步提升生物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 大宗化学品与材料。发挥我省科技、制造和市场优势,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基大宗化学品的原料非粮化和高效合成技术及制造工艺研发,加强生物基材料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生物基塑料、橡胶、纤维等下游制品在塑料包装、日化消费、交通物流、环保建材等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在原料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生物基材料先进技术工程化示范项目。加快推动活体功能材料新技术新产品走向市场。
生物制造+农业:大力推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融合发展,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加快推进饲料原料减量替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发展面向现代化的生物农业。
生物制造+食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鼓励企业应用生物技术加快功能型、健康型、风味型食品开发,拓展食物来源和创新生产方式,实现现代食品产业能级与产业层级双跃升。
生物制造+能源:围绕“双碳”国家战略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能源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与多场景应用,逐步提高各类生物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包括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生物制氢等三大领域。
生物制造+环保:推进先进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融合应用,用于海洋保护、土壤污染、废气与固体废物处置、烟气二氧化碳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