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长鸿高科发布关于诉讼事项结果的公告。
公告显示,3月23日,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至此,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原告)与中科启程新材料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第一被告)、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被告)、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被告)、浙江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第四被告)发明专利权(专利号:ZL 201110401503.6)及PBS与PBAT“聚酯连续聚合制备工艺”技术秘密纠纷事项结束。
具体诉讼进展情况,
2023年3月22日,原告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变更诉讼请求,
变更后的诉讼请求为:
1、判令四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PBAT 制备工艺”技术秘密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删除并销毁所持有的原告的技术秘密资料、停止侵权项目的建设。
2、判令四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因侵害原告专利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1000万元。
3、判令被告中科启程新材料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说明其“PBAT制备工艺”技术来源于原告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以消除影响。
4、判令四被告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近日,公司收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1)苏民初 16 号), 于2023年3 月23日原告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法院认为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申请撤诉不违反法律规定,准许上海聚 友化工有限公司撤诉。
案件受理费81800元,减半收40900元,由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负担。
中科启程、聚友化工专利诉讼时间线梳理
2020年11月
长鸿高科发布公告,与中科启程签订《年产60万吨PBAT树脂聚合技术许可合同》。
2021年1月
2021年1月,中科院2项生物降解材料专利完成申请人变更,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变更为中科启程新材料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
“制备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酯的方法”(专利号 ZL01144134.8)和“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专利号 ZL01144133.X)的中国专利,是中科院理化所2001年12月申请的,并于2006年获得了授权。
2021年4月
4月22日,中科启程率先出招,以专利权、专有技术秘密纠纷的诉讼事由,将上海聚友(第一被告)和山东瑞丰高分子(第二被告)诉至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
2021月5日
聚友化工发布《告客户书》,聚友化工对PBAT的知识产权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有关法律和实践。
2021月12日
上海聚友化工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中科启程、扬州惠通、长鸿高分子、长鸿生物四家公司侵犯了其合法拥有的ZL201110401503.6,名称为“一种连续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的发明专利权及PBS与PBAT“聚酯连续聚合制备工艺”技术秘密。
2022年1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2年1月29日作出决定宣告 01144134.8(“制备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酯的方法”,所有权中科启程)发明专利权全部无效。
2022年4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2年4月25日作出决定宣告 201110401503.6,(“一种连续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原所有权上海聚友)专利权全部无效。
2022年6月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中科启程的起诉。
2023年3月
2023年3月22日,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变更诉讼请求。
2023年3月
2023年3月23日,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