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民以食为天
“吃”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对每个人而言都堪称“大事”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
自然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冬奥会部分美食
据了解,冬奥村为了迎接各国的运动员,特意准备了678道美食,并以8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轮换!红焖羊肉、宫保鸡丁、菠萝咕咾肉、青椒炒牛肉、扬州炒饭...光这轮菜名一报,都把人给听馋了。而主办方怕有选手吃不习惯,还给大家准备了肯德基、必胜客、Costa等常见速食。
很多运动员都迷上了奥运村的美食,尤其对外国运动员来说,这里的饭菜大多是他们第一次吃到。比赛期间,各国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美食。
哈萨克斯坦运动员Chingiz Rakparov实拍的视频展示了餐厅内的春节装饰,传递着浓浓的年味;餐台上各国美食一应俱全,让人垂涎三尺。在就餐区,座位之间立起了挡板,为运动员用餐期间的安全做足保障。
荷兰速滑名将Jutta Leerdam对麻辣烫情有独钟。她在社交平台晒出的一段视频,分享了她在冬奥村的生活。面对全球各式美食,她选择了更有“中国味”的麻辣烫并大快朵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力。
美国单板滑雪传奇运动员Shaun White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冬奥村的餐厅,不仅称什么都有,还称赞食物“十分美味”。
除了美食,餐桌上的科技更让人直呼厉害。不仅有机器现场炸薯条,还能调鸡尾酒。媒体餐厅更有自动送餐服务,除了特定的取餐站外,制作好的食物将“从天而降“,精准的送达食客面前。既可以减少人群接触,也能提高效率,满满的黑科技,难怪各国的运动员和媒体都对冬奥村的食堂赞不绝口。
▲制作好的食物“从天而降“
而在冬奥会的餐桌和餐台上,还有一类相貌平平、司空见惯,但对于食客享受美食不可或缺的东西,其实大有来头!它们便是餐盘、碗碟、刀叉勺。这些餐具是由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制造而成,聚乳酸则是以玉米、薯类、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生产而来。这些餐具背后的生产者和供应商便是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预计共有近3000万件(套)可降解餐具走上餐桌,为中外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绿色饭碗”。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累计生产提供一次性可生物降解餐具20个品种共计2969.1万件,反复使用的可生物降解餐具8个品种共计11.39万件。
“我们的可降解餐具,碳排放量与普通塑料餐具相比,可降低3至6倍。为保证冬奥餐桌安全,技术团队历时1年多研发出高耐热聚乳酸片材及其制品关键技术。”安徽丰原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
本届冬奥会全面使用可降解餐具,使用后的聚乳酸材料最终可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堆肥环境下6个月即可降解90%以上。生产和降解过程不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也不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