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潘湘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分别在北京和郑州,应用全球首款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为3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成功治疗了室间隔缺损。
这是全球首款全降解封堵器系统获批上市后,首批应用于临床。
范太兵说,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30-5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常规使用的介入封堵术虽然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是植入人体的封堵器全部是由镍钛金丝制编而成,将永久存留在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远期并发症,而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对镍离子过敏。研制可吸收封堵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破解困扰我国先心病临床应用的瓶颈制约,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组建了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技术团队,带着临床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再从材料学成果回到临床应用,历时9年,终于研发出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吸收封堵器,填补了世界空白。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全球首款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主要临床研究单位,范太兵团队在临床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攻关研发过程中,不仅对输送系统的改进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同时首次提出在超声引导经腋下途径可降解封堵器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技术。近年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临床试验中开展可降解封堵器治疗的23名患者全部成功,有力推动了该系统的研发进展。
范太兵说,可降解封堵器的材质是聚乳酸,几个月后开始缓慢降解,分解成为乳酸,被人体消化吸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心脏内膜组织会沿着封堵器慢慢生长,在封堵器完全降解之前,人体自身心脏内膜组织会自动将房缺完全补好,不留下任何异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