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微构工场和恩格拜公司在北京中德产业园中德大厦正式宣布进行战略合作。
微构工场联合创始人吴赴清、恩格拜总经理吴春旭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北京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巍、副秘书长赵丽丽,启迪(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红,以及微构工场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教授、恩格拜生物董事长李明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碳源是生物制造的必备原料,常用碳源包括玉米来源的葡萄糖,生物油脂等。
这也是限制生物制造的因素之一。人们曾经设想,是否可以利用废弃物资源代替传统碳源,“变废为宝”?但难点在于,废弃有机质的综合利用并不容易,除了碳源,还有大量蛋白和磷,如果处理和处置不恰当,氮和磷会变成自然的污染物,反而得不偿失。
但在微构工场和恩格拜的努力下,这成为了现实——微构工场将通过细胞工厂的重新设计,搭建高效利用综合有机质的新菌株,利用恩格拜团队的废弃有机质的综合处理方案,双方将共同把有机质碳源转化为PHA材料,如此氮源转化为了高端蛋白,磷源则回收成肥料,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生态循环系统,解决了废水处理中的传统难题,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生物制造方案。
此外在水处理系统中,碳源的精确投加和控制是前提条件。
恩格拜的SST生化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污水,能够达到地表水三类水的水平,但合适的碳源一直是一个限制因素。微构工场则是嗜盐菌用于PHA生产的行业鼻祖,拥有全球最广泛的PHA知识产权授权,相关授权链条完备,能够完全独立地生产全球种类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性能各异的PHA材料,PHA在自然环境下的降解过程也是碳源缓慢释放的过程,是缓释碳源的理想材料。
利用微构工场改性后不同降解时间的PHA粒料,恩格拜实验室进行了多种生物膜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来双方将PHA材料用于地表水三类、四类水的控制方面,还有微污染水源的控制,该创新合作成果,预计将应用在雄安建设、长江大保护等方面。
这一成果将面向整个水污染处理产业,双方会将“PHA缓释碳源”产品开发成为水处理产品工艺包,让整个产业收益合成生物学技术,成为水污染处理行业的标杆性解决方案。
此外,双方还将持续联合研发,进一步将成果推向农业、工业废水处理领域。